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工作动态 盐城党史 盐城方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盐城党史 > 改革新征程
光辉的历程——盐城市改革开放三十年概述
来源: 时间: 2015-05-19 浏览次数: [ ]
 

1978年1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从此,社会主义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地处东部沿海的盐城也掀开了新的历史一页。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盐城市(地)委始终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相随、共同前进,始终带领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以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谱写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辉煌篇章,描绘了城乡面貌巨大变化的壮丽景色。如今的盐城,已从一个工业基础差、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成为一个进入新型工业化、以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础、综合实力倍增的新兴沿海城市,人民生活从贫困、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达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新时期盐城的辉煌历程,无疑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高度概括: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一、从拨乱反正到农村改革的突破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一)解放思想,克服“两个凡是”与“八字方针”的贯彻

“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人们已开始反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从1978年上半年起,盐城广大干群投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对许多重大是非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不仅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而且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实现了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从此,中国社会发生了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极其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会议。地委提出:必须用三中全会精神武装全体党员和全区人民,深刻领会三中全会精神,狠抓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克服“两个凡是”,纠正“左”的思维方式和错误认识;必须彻底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作重心转移,把党和政府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必须继续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扬党内外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精简组织机构,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等等。

根据三中全会提出的“坚决平反假案、纠正错案、昭雪冤案”精神,地委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稳定局势的原则,于1979年初就冤假错案的昭雪平反工作和落实党的有关政策作出部署。1979年1月中旬,地委召开平反大会,为“文革”中受到错误审查、批判和处理的地委、专署及地专各部、委、办、局有关干部共61人公开平反;3月,经省委批准,地委宣布对“文革”中被错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并被判刑的地委原副书记刘子见平反;同期,全区对50年代后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干部群众进行平反,恢复名誉。另一方面,开始全面复查反“右倾”、“四清”、“社教”和“文革”等政治运动中的刑事等各类案件,对错判、重判的予以纠正。同时,根据党的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干部、知识分子、工商、台胞政策,并对地主、富农等“四类分子”“摘帽”,其子女改定成分,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针对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状况和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等问题,制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推行“八字方针”,又被称为“经济领域里的拨乱反正”,它既是探索经济建设道路的过程,也是开启改革开放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盐城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区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党在经济建设和阶级斗争问题上存在着“左倾”错误,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中国经济社会又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同时,盐城地委领导全区人民全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力争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只是,因为“左倾”错误在各方面的影响,结果导致1976年至1978年经济社会发展“两年徘徊”的局面。

在贯彻“八字方针”的过程中,地委多次召开各县委书记会议,研究如何把全区国民经济“搞全、搞活、搞上去”,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跃进”。地委分析了本地区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多年来重粮棉生产,轻多种经营,结构严重不合理;工业生产方面,工业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缓慢,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企业管理落后、经济效益不高,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等。因此,地委要求各县在大力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同时加快发展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纺织与印染、食品及制盐等工业项目,加大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工业建设的力度。通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力争建成一个以纺织工业为主体,支农工业门类齐全,与粮油棉和副业生产适应,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工业。

根据地委要求,地直和各县工业企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打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式品种,开展“双革四新”、厉行节约“四个硬仗”,广泛深入地开展“质量月”活动。另一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挖潜改造,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具有改革意义的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产品质量。全区还扩建和新建了一批化肥、水泥、纺织、造纸、机械、食品、家具、服装等企业,使产品结构有利于资源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

“八字方针”的贯彻,使全区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发展速度加快。1979年至198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1.6、22.0、26.2、28.1亿元,年增长率均接近或超过10%。

作为盐城地委、行署机关所在地的盐城县,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更为显著,197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含地直)为1.48亿元,1982年达到2.59亿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盐城镇市政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市域中心的功能开始凸显。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3年初,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关于实行地市合并、地区改市,以市管县新体制的方案。盐城地区行政公署、盐城县撤销,设立盐城市,原盐城地区的建湖、射阳、阜宁、大丰、滨海、东台、响水7县归盐城市管辖,并以原盐城县盐城镇范围设置城区,以原盐城县农村地区为范围设置郊区。盐城市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和苏北腹地的中心城市从此崛起,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自20世纪50年代末实现人民公社化起,盐城地区农村实行的是“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生产队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分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种管理形式,过高估计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和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限制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把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虽避免了两极分化,但易于形成平均主义;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容易实现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的需要服务,但忽略了农民的利益,也未顾及到农村自身发展的要求。由此种种,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弊端日益显现,广大农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就盐城地区的实际情形看,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90%,1958年,全区农业人口集体分配纯收入人均42.2元,1963年为31.7元,1978为141元。

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两个重要文件,决定提高农产品价格,放宽农村政策,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和支持农村搞家庭副业,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允许“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三中全会如一股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一场伟大的改革实践首先从农村兴起、展开。

在安徽省和四川省的一些农村生产队搞起“包产到户”、“定额到组、评工到人”等名称各异的承包责任制的影响下,1979年上半年起,盐城地区农村部分社队也大胆开始生产责任制的种种尝试,形式有“联产计酬”、“联产到组,以产记工”、“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等。就“联产计酬”一种形式,又可细分为“粮棉全部联产到组”、“粮棉全部联产到劳”、“粮食联产到组,棉花联产到劳”、“夏粮联产到组,秋粮和棉花联产到劳”等不同的做法,可谓是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多种模式并存,多种做法并举,充分展示出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

长期以来,地委力图引导广大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以摆脱贫困,但这一愿望难以实现。在农民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有关生产责任制后,人们态度不一,有的支持、有的观望、有的否定,各地普遍存在着“群众怕变”、“干部怕错”现象。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央“七十五号文件”(1980年)下发后,许多问题明朗化,各级干部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认识趋于一致。地委大力鼓励农民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允许多种形式经营、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办法同时存在,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生产发展的形式一律支持。1980年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开始在部分社队推行。截止1981年5月,全区农村生产队已建立各类生产责任制的占99.3%。地委多次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派调查组分赴各县,调查了解责任制实行情况,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使广大农村实现了由多种形式责任制并存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演变的结果,包干到户、包干分配已成为全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体形式。地委在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强调指出:“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这种‘责任最明确,方法最简便,利益最直接,群众最欢迎’的责任制稳定下来,并在稳定中不断完善、提高。各级党委一定要像农业合作化时期领导农业合作化那样,集中精力,择善而从,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做好完善工作。”

在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盐城地区一些成功做法受到国内媒体的关注。1980年12月,《新华日报》介绍了射阳县双洋大队把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责任制过渡到按能分工、联产到劳的责任制。指出这是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革。1983年10月,新华社报道了阜宁县实行农户、集体、国家三方签订承包合同制,明确规定各自应尽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做法,并加编者按说“阜宁县的经验值得重视”。射阳县黄尖公社新滩四队在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过程中采用“两头包”的方法,效果明显,地委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发文推广其经验做法。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激发出压抑已久的创造财富的热情,从而出现丰产丰收、个人致富又壮大集体经济的局面。197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为25.9亿公斤,1979年为29.4亿公斤,1984年达到35.9亿公斤。其它农副产品也大幅度增长。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则从1978年的141元增加到331元。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给广大农民提供了发家致富的广阔道路,务农、多种经营、务工和经商致富均成为可能。1982年,农村各种专业户应运而生;1983年,农村各类经济联合体陆续出现。至1984年底,全市已涌现出2252个各种类型的经济联合体和40428个专业户。专业户和联合体的出现,对推动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促进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传统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起了重要作用。市委曾专门召开会议,提出对专业户、联合体大力扶持的意见;市政府还特颁布《关于切实保护专业户联合体合法权益的布告》。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更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盐城地区农村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因技术、经营、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长期发展缓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强力的政策推动、致富驱动、市场拉动下,农民利用积累资金、剩余劳动力和各种有利条件,兴办企业,快步走向市场,以其市场反应敏捷、机动灵活的特点,创造了快速发展壮大的实绩。1981年,全区实现乡镇工业产值4.45亿元,1982年7.53亿元,1986年达到21.6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将近40%,经济地位更加突出。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还促成人民公社这一僵化半僵化管理体制的解体。1982年,在农村地区,以人民公社区域范围,各地陆续成立乡、镇,下设村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居民)小组,取代了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职能。

从1984年底起,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全市农村开始了以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改革。目的在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使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各行各业得到全面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具体讲,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农业、兴旺发达的农村第二、三产业,建立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专业化的生产体系、社会化的服务网络、城市化的农村,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以至赶上城市的水平”。在1984年首次党代会上,在同年市委下发的《进一步放宽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改革的意见》,1985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1986年市委召开的农村改革讨论会,同年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农村经济改革的意见》中。市委就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创汇农业、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大力培养“智力型”农民等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并在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1985年,为解决农产品难卖和财政补贴过重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盐城市取消了实施20多年之久的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对粮、棉、油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相结合的双轨制,其它农产品大都完全开放由市场调节。在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和推广,区域性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等经济运行组织和服务组织大量涌现,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农村第二步改革,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开始由粮棉为主的种植业结构向多品种、优质化、高效益的结构转变,由单一经营的经济结构向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经济结构转变,由小规模经营向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转变。至1989年底,全市已拥有1万多个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经济联合体、8万多个专业户(或称“个体工商户”),粮、棉、油、肉、禽、蛋、水产品生产步入全省前列。

(三)全面推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实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发的农村深刻巨变,给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农村的深刻巨变,又为城市变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从三中全会酝酿开始的。会议提出:我国城市和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有计划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拥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1979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5个文件。根据中央的精神要求,地委着手国营企业改革的试点。

1979年,地委选择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市印染厂等5个中型企业进行试点,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经营中有盈余的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在增加盈利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对企业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制度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制度;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有关费用可按一定比例从实现利润中留用。允许企业在完成国家和地方计划之后,自主安排产品的品种、花色、数量,利用自己多余的生产能力和节省的原材料,接受用户的定货,增产适销对路产品;超计划外生产的产品可以自行销售;或与兄弟单位搞物资、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协作。企业内部则加强管理,引入奖惩机制,推行定数量、定质量、定消耗,超定额奖励的“三定一奖”办法,打破长期存在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一年,试点企业因在人财物、产供销等经营活动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调动了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增幅高于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

从1983年起,市委指导企业由“税利并存”向“以税代利”完全过渡的改革。具体做法是:把国有企业的上缴利润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及税率上缴税金,税后利润由企业支配,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逐步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通过税收形式固定下来。

1984年,市委下发《关于认真落实国营企业经济责任制,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意见》、《关于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国营、集体企业通过层层承包签订合同,以明确企业对国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建立责、权、利相结合,包、保、核相联系的企业内部责任制,使企业不吃国家“大锅饭”、职工不吃企业“大锅饭”。

企业改革的试验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总体上没有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阐明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此从农村转到城市。

结合盐城地方情况,1985年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职责分开、改行政公司为经济实体,改革企业的领导体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搞活流通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搞好教育和科技改革、加快人才开发等意见。由此,一场全方位、波及各行各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市推开。

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和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入手,在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上求突破。一是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理顺党政工(会)三者间的关系,从制度上确保厂长(经理)的中心地位。1985年底,全市共有138个企业进行试点,1986年试点企业扩大到180余个,半数以上的试点企业重新任命了厂长、经理;二是改革企业的经营体制。厂长(经理)负责制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得以分离,为企业自主经营创造了条件。企业有权支配税后留成资金,有权自行安排增产国家和市场需要的产品,属于企业自销部分和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部分的产品,由企业自主定价,因而形成了工业品价格的“双轨制”1988年,在市拖拉机厂的基础上,成立了黄海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这是全省第一家国营企业股份制经济组织,后被国家体改委列为全国10个股份制试点跟踪企业之一;三是改革企业的分配制度。通过企业上缴利润递增包干、超产定额奖励、人均创利与工资挂钩和单位产品工资含量包干等手段,使企业内部全面推行浮动工资制;四是对集体和小型国营企业,实行承包和租赁,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微利和亏损企业,试行兼并、拍卖、股份制等方面实验;五是鼓励企业冲破条块分割,加强横向联系和协作。全市涌现出一批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跨地区、跨行业,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的各类企业联合体。

流通体制改革:政府管理经济部门职能的调整和转变,促进了各种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成长,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开始发育。1984年底前后,全市取消了粮食、棉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可以自由上市;生猪、禽蛋、水产品、蔬菜改派购为多渠道、多形式经营;改革商品批发体制,发展和完善各类消费品交易市场, 大批贸易中心、批发市场、贸易市场应运而生;逐步开放生产资料市场,逐步组建各种生产资料贸易中心,计划外物资放开搞活,实行市场调节。改革外贸体制,建立地方外贸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在完成国家外贸计划前提下,可自主经营商品出口。

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国家统包就业的劳动制度,实现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愿组织就业和自谋职业的三结合就业制度。用工制度也发生重大变化。从1986年起,国企新招员工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1988年,盐城市被国家劳动部确定为全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三个试点市之一。

此外,还对金融体制、财政体制和教育、科技体制等进行了改革,在宏观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改革方面,也作了许多探索。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全市的对外开放也取得一定的进展。1984年,在市首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要搞好“四引进”(引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各行各业都要全面实行对外开放。1986年,国务院调整对外国人开放地区,盐城市区和沿海5县被列为开放地区,为盐城充分利用地处沿海的优势,外引内联,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便利。其后,市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扩大对外宣传,鼓励外商来盐投资;狠抓投资环境的改善,增强盐城对外资的吸引力。1987年,全市首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盐城盐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成立。市委还加大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有目的地组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文化交往、外资利用渠道;改革外贸体制,建立地方外贸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至1991年底,全市共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82家,实现产值2.5亿元;全市完成外贸收购18.3亿元,并签订了一批外资合作项目。

在全面推行城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地方党组织注重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以适应改革形势发展的要求。1983年,地委部署全区整党工作;1985年,市委下发《关于进一步端正党风,尽快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意见》;1989年,市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不断解放思想,改正错误,改进领导方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党组织还领导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并经受了1989年前后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的考验。在这期间,先后召开中共盐城市首次、二次代表大会及若干次全委会等重要会议,市委为推进和深化全市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作了重要部署。市委领导全市人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不断深化,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从根本上受到触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萌芽开始成长。在经济转型期间, 出现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经济秩序混乱等问题。市委根据中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于1989年后的3年中,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在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通过几年的治理整顿,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建国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199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78亿元,是1978年的6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141元增加到1991的847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246元增加到1651元。

全市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从经济和社会运行总体质量上看,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是:盐城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一、二、三次产业发展很不协调,工农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从盐城自身条件及与苏南等先进地区相比,存在着“三个明显的反差”:一是“盐城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状况在全省所处的位置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即人口占全省的11.3%,土地面积占14.6%,而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7.6%,工农业总产值占6.8%,财政收入占4.5%;二是“经济发展步伐与先进地区飞速发展的形势存在着明显反差”,全市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苏南兄弟市;三是“群众目前的生活状况与致富的要求也存在着明显反差”。全市有1/4左右的乡镇、1/2的村基本上没有工业企业,多数农民仍依附于土地以维持生计。这种现状,呼唤全市人民必须进一步思想大解放,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到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发展

 

(一)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解放思想求突破快发展

1992年,同全国一样,盐城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年初,全国上下传达学习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邓小平就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讲话,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以来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

1992年3月,市委召开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干群,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力以赴推动我市经济建设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针对在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穷自满”、温饱即安、夜郎自大、懦夫懒汉、怕担风险、观念陈旧、缠足不前等现状,市委提出,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最根本的也就是要落脚到加快盐城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上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这是新时期盐城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号召衡量党纪的最根本的标准。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干群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为动力,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在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一个言必谈经济、行必为经济、集中精力抓经济的局面。在同年召开的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市委提出了“学先进,赶江南,三年实现再翻番,各项工作争一流”的奋斗目标。1994年9月,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又提出“提前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市委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身;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担负起领导改革和建设的重任,保持清正廉洁,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要求各级党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市委先后领导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等活动。

(二)推行国有企业改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盐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1978年后扩大企业自主权、1985年后实行两权分离(承包责任制)两个阶段,前者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的,指令性计划比重大,往往产生行政干预多、企业负担重等问题;后者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而不承认企业作为法人应有财产权,所有权全部仍属于国家。国有企业无法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因此,国有企业亏损面广,经济效益不高,成为政府的一大“包袱”。20世纪90年代,中国结束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国有企业固有的问题更加显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刻不容缓,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将国有企业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型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92年7月,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意见》,提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改革的重点,也是搞活企业特别是搞好在中型骨干企业的关键所在。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新机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体制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推行股份制。市委、市政府确定市化纤厂、纺织厂、商业大厦,各县(市、区)分别选择二三个企业进行推行股份合作制的试点,至1994年底,全市共批准设立20余户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发展企业集团经营。市委决定发展一批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联结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规模效益、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等作用。至1994年9月,全市共组建了30个省级集团,60个市级集团,集团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悦达、江动集团股票先后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三是推行合资经营。积极推动企业引进外资、外技工作,鼓励企业兴办中外合资合作项目。至1999年底,全市共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1600多家;四是推进公转民(私)营。将部分中小工业、流通小企业特别是亏损严重的小企业通过租赁、拍卖、兼并、破产等方式转让产权,变为民(私)营企业。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作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1996年,市委、市政府着手研究制订全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意见,选择市直和有关县(市、区)选择部分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并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6月,实施意见正式颁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体步骤是:一是成立企业改制筹备领导小组(委员会)。由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和发起单位负责人等组成,负责企业改制及公司设立等一系列工作;二是产权界定。界定财产的归属关系,确保国有财产不流失,同时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三是资产评估。对企业资产的价格进行评估和判断,保障各方的权益;四是产权登记。对入股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五是人员安置。重新分配企业职工工作,冗余人员下岗分流;六是财务处理。对公司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专用资金进行清查、盘点、登记、估价和建账;七是组建新实体、注册登记。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对中小企业,则采用“先出售后改制”的办法。规定凡工业企业净资产在500万元、流通企业净资产在3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都需通过出售改制方式转变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至2000年底,8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的改制则于同年基本完成。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从此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真正成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的经营方式从单纯的生产经营走向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企业在产权结构上由国家所有的一元化结构走向国家、集体、法人、自然人所有等多元产权结构,企业分配方式由单纯的按劳分配走向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三)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构造农村经济新格局

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的支撑。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成为上世纪90年代市委农村工作的重点。市委在1994年3月下发的《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和有关会议上,提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稳定农村经济政策,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组织,拓宽流通渠道,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和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以及多种形式的初级市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相应转换职能,做好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流通服务,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市委还就减控农民负担、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教兴农、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在这期间,市委特别加强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工作。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经过10多年的改革,全市农村经济有了大的发展,但以粮棉油生产为主的低效型的农业结构,导致农村商品经济的欠发达,也阻碍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市委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调整全市农业经济结构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1992年8月,市委在《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的意见》中提出,要把加快发展多种经营作为振兴盐城经济、农民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来抓。同期,市委明确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康为目标,走高产、高质、高效、高创汇的路子”。并提出:种植业要适当收缩粮棉油面积,主攻单产,腾出部分耕地用于发展特种经济作物,放手让农民自主种植,多种经营。要按照商品经济大生产的方式搞多种经营工程,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优势,选准项目,发展规模经营,搞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区域特色。同时大力开拓出口渠道,把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至1998年,全市农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粮(食)经(多种经营)作物面积的比例已调整为6:4.在农业生产总值中,多种经营产值所占额已达到50%.全市形成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成年成交额千万以上农产品专业市场260多个,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供货额达到1.5亿美元。

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1992年9月,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意见》,要求各地选择不同类型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并指出:在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对明确企业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以及提高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994年3月,市委提出乡镇企业改革的具体意见:一是继续推行和完善股份合作制。加快对现有企业改建股份合作制的步伐,做好现有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完善,引导股份合作制向一、三产业延伸;二是积极引导组建企业集团。在自愿组合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推进企业集团的组建,促进生产要素的重组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能人牵头、领办或创办乡镇企业。鼓励各地试办私营企业小区等等;四是进一步完善提高承包经营责任制。经过几年的努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至199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中已拥有5.7万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28亿元,占全部乡镇工业产值的35.9%。

(四)深化各项社会事业改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全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并取得显著成就,对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市委于1989年就提出“科教兴市”的战略,在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依靠教育。”充分认识到科教事业对提高全市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地位和作用。市委在加大对科持事业投入的的同时,先后制定了有关转换科技运行机制及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1995年,盐城市被国家科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授予“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称号。1998年,全市工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34%;2000年,科技在工业和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分别达。35.5%和51.2%。另一方面,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开展“教育促小康”活动,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在巩固和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把重点转向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优先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各类成人教育,并通过联合和发展,办成两所本科院校,提高了全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市委高度重视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新体制。在医疗卫生卫生方面,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1996年,盐城市还被国务院、省政府列为全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城市;在农村,则大力推行覆盖整个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全市600多万农业人口得到健康保障。同时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相结合的卫生体系,把公共医疗服务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城乡居民,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五)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管理经济社会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进,城市及国有企业改革启动,政府职能开始从制订和实施经济计划向间接调控经济社会运行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客观上也要求上层建筑领域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排除体制性障碍。
  1993年,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转变政府职能”问题,强调应从落实企业自主权、强化政府机关的服务职能等方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市委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制框架作为重要一环来抓。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从盐城的实际出发,建立市级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保证重大决策的实施,促进经济的发展”,“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上来。结合机构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强政府的调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为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1993年和2000年前后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市委要求:“在机构改革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必须坚持‘机构未改,职能先换’的原则,不断强化政府的规划、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的功能”,确保政府在调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经济调节职能方面:着重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财政收支平衡;通过必要政策措施,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农村,通过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流转、征地、农村税费、农产品补贴等制度,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投入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在城镇,适时调整城市行政区划,加强对城镇化的规划、指导和财力支持,改革户籍制度、城乡就业制度,以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协调、指导和财政支持,促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三县”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协调发展。

在市场监管职能方面: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其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主要职能:界定和保护各类产权,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在社会管理职能方面:通过政策和法规,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依法指导和帮助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推进社区和乡村基层组织自治;维护社会安全秩序,依法惩处各种犯罪活动;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解决好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在安全生产方面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做好防灾、抗灾、减灾工作等等。

在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市委要求把扩大就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就业的指导和扶持,给企业的技术培训项目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财政支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建设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尤其是要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进行医疗制度改革,逐步把公共医疗服务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城乡居民,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加强对文化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的财政支持;通过政府投资和组织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方式,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给,加强环境保护等等。

(五)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为推进盐城外向型经济发展,1992年5月,市委决定筹建盐城经济开发区,作为盐城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特区”,为利用外资、外商投资搭建平台,以其带动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92年9月,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速全市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是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增加出口创汇,扩大引进利用外资总量,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增加劳务输出等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1995年6月,市委在《关于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中,就加快盐城对外开放的步伐,加速实现盐城经济与国际经济互接互补,提出优化投资结构,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和渠道;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加速建立国际经贸网络,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等提出50条具体意见。

自邓小平南方谈话起,市委领导全市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又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2.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利用外资2.5亿美元,全年完成自营出口2.9亿美元;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9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6元。

 

三、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到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加快

 

(一)围绕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深入解放思想,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在经历20多年改革和发展,至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经济发展本身的不均衡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包括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以及社会成员收入差别在内的社会差别有进一步扩大、人民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的同时所出现的社会分化趋势;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也呈现出不均衡性,在过于追求GDP增长的同时,导致工业污染加剧和环境生态的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受到威胁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地方党委端正经济发展理念提出了新课题,对地方党委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对地方党委的执政能力也提出了新考验。

市委认为,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实际上是“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发展是硬道理”,唯有通过发展经济、唯有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得到解决和克服。2001年,市第四次党代会向全市人民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万众一心,创新创业,拼搏争先,努力实现富民强市、跨越发展,为建设富庶、文明繁荣的新盐城的行动口号和目标任务。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盐城精神”,进一步增强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并提出: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富民强市、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还强调,“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才能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才能把富民强市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同年,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面临艰巨的任务。我们党要妥善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2002年,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又提出:要“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2003年,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学习“三个代表”,力争“两个率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全市上下大力弘扬 “盐城精神”,推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增强领导改革开放事业,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着力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力于促进城乡、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着力于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同年,市委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领,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2005年初,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在全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争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推进‘两个率先’的模范、坚持廉洁奉公的模范”;“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党执政的基础,为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盐城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同年,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投身‘三创’实践,弘扬盐城精神,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教育活动,以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进程。2006年,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的奋斗目标,2007年,市委又提出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从本世纪初起,市委紧紧围绕盐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心,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大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投身改革的自觉性和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党的各级基层组织领导改革开放、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着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都反映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已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改革的主题。

市委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充分注意到“统筹兼顾”各方面工作。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必须牢固确立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迅速扩大总量,大力实施结构优化战略,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继续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和市场化战略,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城市发展、沿海开发和改革开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市委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依法行政,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各种经济、社会关系,力求走出一条科学发展道路,取得更大、更新的突破。

一是统筹产业均衡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在确保做好农村工作的同时,大力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市委坚持以“以工兴市”为第一方略,加大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力度,以有效的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以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区域竞争力,走符合盐城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以上。在这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到“十一五”末,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倍增、吸纳就业人数倍增、缴纳税收倍增的目标,并力争到2010年将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90%。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市委牢固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典型带动,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和提升农业,免征农业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对贫困乡镇扶持的力度,同时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抓城市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的理念,把加快城市化作为总揽全局的大事来抓,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功能。2001年,市委提出按照把市区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规模,调整和完善城市规划,力争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市区,充分发挥其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作用。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把市区建成江苏沿海中心城市、长三角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完善大市区的规划,做大做强市区经济,壮大市区实力,力争做使市区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同时,围绕建设20-50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搞好县(市)城区的规划和建设;搞好中心镇规划,培育一批重点中心镇。几年来,盐城市区围绕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先后进行了盐城民航瞳扩建、火车站改造和汽车略运瞳搬迁车站改造和汽车客运站搬迁;沿海高速、盐准高速、盐徐高速等四条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总里程达3lO公里,区域对外交通主骨架已经形成;实施了市行政中心南迁和新体育馆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先后新建、扩建了文港路、世纪大道、盐马路、盐渎路、南环路、西环路延伸、大庆路延伸等10多条城市主干道;市政公用设施逐步配套.城市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和全面提升。2007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708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231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市容市貌得到了进一步美化。

  

三是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由于社会、环境、资源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盐城市南中北部“三大板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要求一、二、三“板块”要分别按照“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苏中现代化建设进程”、“走在苏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列,跟上苏中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和“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跟上全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大力推动“三大板块”形成加快发展的态势。市委还要求全市上下对第三“板块”(滨海、响水县)的发展给予重点支持。

市委高度重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力争做大做强省级开发区和沿海化工集中区,科学整合全市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资源,推进重点开发区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体制先进、功能先进、高产出、高贡献的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使之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高新技术的孵化区和现代化的新区。2005年,除已有的盐城、阜宁等省级开发区基础上,全市又新增亭湖、盐都、东台、滨海、建湖等多家省级经济开发区。

对沿海地区,市委提出:要按“大战略、大规划、大开放、大开发”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和有序开发相结合、突出重点和整体配套相结合、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以发展海水养殖业为先导,加快发展沿海林牧业,大力突破沿海工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坚持科技兴海,根据“以工兴港、以港兴海、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沿海开发总体思路,拓展沿海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发的层次和水平,把沿海建设成为全市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极,承接国际制造业与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江苏海上大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同时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沿海开发战略,“举全市之力开发沿海”,推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盐城实际的沿海开发之路。

四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动适应“入世”的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坚持“三外”一齐抓,加速全市经济国际化进程,提高外向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将“经济国际化”作为战略来抓,大力实施利用外资倍增计划,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并把利用“韩资”作为突破口,努力打造江苏的“韩资密集区”。在做好“引进来”工作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大力推进劳务输出和国际工程承包,鼓励优势企业到海外兴办实业,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近年来,市委还作出加速接轨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总体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全市接轨上海工作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要按照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创新体系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总体思路,积极主动顺应长三角扩容、苏通大桥通车等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力整合接轨上海的各方资源,积极拓展接轨领域,加快与上海深层次合作步伐,用国际资本、管理、人才和技术来提升我市的产业发展水平。

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盐城。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有力保障。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盐城。”

在人的发展方面:近年来,全市深入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三创”精神、“盐城精神”和“铁军精神”,扎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促进盐城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加大对软环境的整治力度,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和外部的负效应,并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等创建目标,加大创建力度,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努力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至2006年,全市共有40多万名职工依法调整了劳动关系;建立和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求助体系、改革分配制度、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居住条件,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市委坚持三个文明一齐抓,提出科技兴市的战略目标,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盐城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积极实施《全民健身纲要》,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积极打造“文化盐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品位。

 六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新盐城。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约束加强,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市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要求不将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不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不让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同时,切实加强对化工企业和化工集中区的整治与监管,做到安全不留隐患,环保不留后患。加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大搞植树造林,坚持节约优先方针,以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发展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从本世纪初起,全市的改革开放进入以调整各种经济社会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阶段。市委领导全市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规模跃上新的台阶。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68亿元,财政总收入14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5亿元。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27:39.7:33.3调整为19:46.9:34.1。新型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5年新增1500家。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明显成效,粮棉连年丰产丰收,高效农业比重由2002年的10%提高到31%。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3.8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9.35亿美元,全市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近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4亿元,年均增长36%。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2003年的68%提高到2007年的86%。

(三)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新一轮经济社会大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领导在领导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谱写了盐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但在新世纪新阶段,正如市委所指出:“盐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很大挑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地区快速崛起,我们面临‘慢进即退’的严峻挑战。全市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还不快,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大项目少、大企业少,区域经济优势和特色还不明显。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发展还不够协调,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全民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烈,环境还不够宽松。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社会稳定方面也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原来的思路和方法往往难以奏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把解放思想落实在一条条发展举措上。”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发展盐城经济社会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以来,每一轮新的思想大解放,都带来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各项事业的大进步。2008年,市委决定在全市发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着力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着力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难题,着力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进盐城新一轮大发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是为了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取决于新一轮大改革。市委已形成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盐城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一是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委提出: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优中求进,进一步做大经济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汽车、纺织、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船舶等新兴产业,扶持壮大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为主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努力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继续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市委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加快重点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是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市委提出:要从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5个方面一体化入手,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同时,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县(市)城和中心镇,实现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并进、共同发展。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全力加快新一轮沿海开发进程,加强与以上海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互动发展中增创新的竞争优势。

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市委提出:要坚持把加强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优先保证民生需要,努力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五是更加注重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委提出:要坚持举生态旗,打环保牌,走绿色路,使生态与发展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落实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对化工生产企业的整顿,加大对水环境、大气环境、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加快建设“绿色盐城”,打造“水绿盐城”的城市品牌。坚持节约优先方针,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盐城市将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至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2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0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2%,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2万元和1万元。

市委确定的新目标是宏伟的,鼓舞人心的。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进程中,尽管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盐城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告诉人们:只要深入解放思想,坚定信念,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和险阻!未来的盐城,像一艘勇往直前的航船,必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滚滚洪流中,不断乘风破浪,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驶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目标!

【打印本页】【关  闭】
主办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盐城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
苏ICP备09024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