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工作动态 盐城党史 盐城方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盐城党史 > 综合研究 > 专题研究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价值及现实启示
来源: 时间: 2015-07-07 浏览次数: [ ]
 

中共响水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王志迁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是在继承工农民主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实行普选竞选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实行“三三制”,建立广泛的民主政权;实行“精兵简政”;推行民主政治,建设廉洁政权等行之有效的民主执政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在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民主政权。这种政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中坚力量。它不仅对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与启示。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价值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民主政权,不仅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而且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起到统一战线作用。它对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一是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是领导中华民族进行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抗日战争的先锋是根据地的人民,根据地政权则是人民抗战救国的指挥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影响全国,极大鼓舞全国人民抗战斗志。所以说,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是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容纳了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民族、党派和团体,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12月25日的瓦窑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和国民政府两个政权共存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从阶级性质上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切抗日阶级联合的政权,在抗战中是抗日民族的政治中坚;从政治路线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路线是指引中华民族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正确路线;从抗战实践上看,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以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指导全国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指南。

二是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即把一切主张抗日和民主的各族人民都包括在统一战线内。科学处理政权各方面的关系,以战胜日本侵略为首要任务。在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及坚持合作抗日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的片面抗战路线,大肆宣扬“政令与军令统一”以及不断制造“摩擦”、进攻解放区的倒行逆施,始终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进行斗争;为维护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大局,把国共斗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能够妥善地处理这两方面关系,并在斗争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保证抗日战争最终胜利。

三是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全力支持抗日战争,发展动员大批人财物

发展经济,组织动员人物财支持抗日战争,是抗日民主政权的首要任务。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把组织工作和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兵役改革,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保证兵役工作顺利开展,为根据地人民武装力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使其成为抗日战争的骨干力量。支持对日作战,发展战时经济是一条重要途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不仅改善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也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为了保证根据地经济顺利发展,各根据地制定了大量的财经条例,从法律上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团结各阶级、各民族一致抗日,激发农民的抗日热情。为此,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遵循党中央指示制定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深入动员群众,实行“减租减息”,逐步改善农民生活,使农民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为长期抗战、争取抗战胜利打下物质基础。

四是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把民主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民主和自由,19421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第一条、第三条分别规定:“本条例以保障边区人民之人权财权,不受非法之侵害为目的。”“保障边区一切抗日人民的私有财产权及依法之使用及收益自由权(包括土地、房屋、债权及一切资财)。”是抗日民主政权维护、保障民主的准绳,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在政权建设方面,参议会享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的最终决策权与监督权,它有权任命和罢免民主政府的行政首脑和重要官员,而且还实行“三三制”的原则。这样,人民不仅成了自己的主人,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代表机关监督政府为民做事。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设和发展,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现实启示

抗日战争胜利70多年,我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对今天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一、密切政权和人民的联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保证。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主线索就是民意机关的创立与完善。1940年边区第一次民主大选,选举出各级政权民意机关,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民意机关是本级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表明边区议行合一的政治制度已经确立。1943年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完整。民意机关是政权中人民意志表达与贯彻的机关,是联系人民和政权的纽带。边区民意机关的完善和最高权力机关的法律地位的确立,及其实际作用发挥,使政权和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人民的意志得到表达与贯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从边区的民主选举实践中我们看到,选民与候选人或代表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候选人“在竞选会上自由地公布竞选纲领,发表演说;或由团体组织选队到街头进行竞选宣传演出,有的则进行个别的鼓动工作。同时选民对候选人可以公开地进行批评或赞扬”,经过长时间民主生活的开展,边区人民的参政热情高涨,选民积极讨论上届代表会工作报告,有的指名道姓批评上届议员;更加关注本选区候选人的竞选演说,不断提出质疑;选民们还提出各种提案,让候选人带到县议会。这些活动增加了选民与代表的交流,密切了选民与候选人的关系。

  这些民主实践对于今天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我国的人代会中民主生活非常活跃,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明显加强,发挥了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还不是很密切。目前我国的直接选举中没有竞选会,候选人通常也不会公布竞选纲领,发表演说,作竞选的相关宣传,候选人与选民有时候见面的机会都很少,无从谈起选民对候选人公开地质疑、批评和赞扬,对于代交提案就更是罕见了。这些都表明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缺乏联系,人大代表不能及时充分准确地反映民意。加强密切二者关系的制度建设应当成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的说来,抗日民主政权实践中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密切政权和人民的关系,应充分增加民主的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民主与团结,稳固爱国统一战线。

  抗日根据地各级党组织,一直把巩固与严密党的组织,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作为党组织工作的中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通过发挥党的优势调动各种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政府成立,领导政权各项制度的建设,推动民主大选,贯彻“三三制”政策,制定和推动实施经济、文化、社会的各项政策。抗日政权在党的领导下,使各阶级、阶层人民能够团结起来一道抗日,使他们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让他们享有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民主权利。这些成就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的敌后实现,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广大抗日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制定出反映广大抗日人民意志的各项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运用党自身的组织优势发动广大群众,调动一切抗日的积极力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的“总力战”。

  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仍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阶层发生巨大变化,如何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目前政权中的“人代会”和“政协”都是体现团结与民主的议政机构,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侧重于民主,后者是参政议政机构,侧重于统一战线。因此必须扩大与加强他们广泛代表性,充分发挥二者参政议政职能,真正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民主与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

   三、密切政权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关系,推动政治文明向纵深发展。

  抗日民主政权作风建设的实践,主要是开展一系列的民主法制、思想作风教育,开展廉政建设,严惩贪污、杜绝浪费,改造旧公文、创造新文牍等直接的作风建设;同时也贯穿着制度建设,对政权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最根本是民主制度建设,通过提高民意机关的法律的维护实际权力,通过实行真正的选举制度,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处在人民有效的监督之下,成为一切抗日人民的服务机关和公仆。我们从中看出,政权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是密不可分,既要长期坚持作风建设,杜绝官僚主义,也要坚持行政机关自身制度建设,乃至整个民主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政权为人民所享有。

  现阶段我国在克服官僚作风,创建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面,党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与政治优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政府在如何密切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上,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但目前中国政权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官僚作风,廉政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腐败案件还频频发生。究其根原,仍要从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上去寻找。官员的腐败行为与政府的民主生活不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的作风建设要不懈地开展下去,形成政府廉洁、勤政、高效的新作风。制度建设上必须加快民主政治进程,使行政机关处在人民的监督之下,保证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的政权组织机构得以完全实现。

  四、基层民主的开展有利于启发人民民主意识,奠定民主政治基础。

  抗日根据地政权改革从发展民权,减少村长事务做起,实现从村长一人管理到村民与村长共治的转变,从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选举人民切身感受到政权是属于自己的政权,可以以公民的资格发表自己的主张,承担自己的任务,争取自己的权利。通过基层的民主实践,村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发,为以后的区,县、边区的民主选举以及整个抗日根据地民主生活开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今天的村委会不是一级政权机构,但与抗日根据地政权二者的内涵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民主选举和自我管理来治理村务。1993年起,经过二十多年的村民自治,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得到锻炼,民主意识得到启发,为逐步开展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但是今天村民自治仍存在监督问题,村民不能有效监督村委会,在一些地方,村委会脱离群众的倾向较为严重。目前中国基层政权是乡()一级,基层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乡()债务、机构臃肿、农地征用等现象都表明基层政权与人民尤其是农民之间关系出现了紧张。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让人民群众和基层的人代会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发展民权”的价值对今天的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打印本页】【关  闭】
主办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盐城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
苏ICP备09024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