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工作动态 盐城党史 盐城方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盐城方志 > 古今人物 > 古代人物
施耐庵
来源: 时间: 2015-10-21 浏览次数: [ ]
  施耐庵(1296?1370) 原名彦瑞,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小说家。祖籍苏州,曾随父施元德流寓兴化,不久落户白驹场(今大丰县境内)。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登进士。京城应试期间,与刘基(刘伯温)结为至交。不久,朝廷派他赴任钱塘县尹。他本想干一番事业,但因县政大权掌握在元人达鲁花赤(为从六品的县官)手里,事无巨细,他都得请示。后来,因替穷苦人辩冤纠枉遭达鲁花赤的训斥,遂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1353),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18名壮士率灶丁起义反元。张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他为军幕,施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愿欣然前往,为张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几次谏劝,张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由于他医德医术深得人心,江阴祝塘财主徐骐遨他到自家坐馆,宾主两人甚是相投。他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108名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灭张士诚之后,到处侦查张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准备迁居淮安。后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并经顾的帮助,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不出,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

朱元璋为治天下,广召人才,刘基便向朱推荐了施。获准后刘基带着御旨专程登门拜访。岂料施早就抱定宗旨,不事二主,于是他装着酒醉,跌跌撞掩进书斋伏案入睡。刘基跟着进屋,看到桌上放着“景阳岗打虎”的书稿和旁边一首“叠叠人间不平和,重重恶霸并贪官,时时悟觉反狼虎,自可延年脱网罗”的自题诗,便不再劝说。次日,刘回京推说施生了重病不能做官,这事就暂时搁下。施《江湖豪客传》写成后,感到书名太露,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到《诗经》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诗句。他想“水浒”就是水边,含有“在野”的意思,用它作书名再合适不过,于是在书稿上写上《水浒传》三个大字。书稿脱手之后,左邻右舍争相传阅,几经传抄,进了皇宫。朱元璋看了,认为此书旨在煽动造反,联想到当年施拒不应召的情况,十分恼怒,当即下旨将施耐庵捉进天牢。刘基得知消息后,以査监为名,到狱中看望。施问刘怎样才能出狱,刘说你是怎么进来的,还是怎么出去。于是施又写了宋江接受招安以及征讨田虎、王庆和方腊,最后和李逵一起服毒自杀等情节,既有死不反叛内容,又暗示投降的严重后果。粗看起来,对封建王朝并无冲突,加上刘基的解释,朱元璋终于消了怒气,遂将施释放回家。施回家后,想到朱元璋生性忌刻,唯恐朱变脸再抓,于是,悄悄避居淮安。明洪武三年(1370),施耐庵因受尽折磨,心力交瘁,重病而死,享年74岁。

施耐庵去世几十年后,他孙子施文昱(述元)家道逐渐兴旺起来。积攒了一些钱财到淮安将施耐庵的遗骨迎回白驹,葬在离家十八里的落湖(今兴化县新垛施家桥),并请王道生作了墓志。淸乾隆五十三年(1788),其后裔施文灿等将位于今白驹镇北街的施耐庵故居改建成施氏宗祠。咸丰二年(1852),施埁又再度重修,坐北朝南,前后穿堂三进计15间,斗拱飞檐,古雅壮观。抗日战争期间,施氏宗祠被毁,现仅存一进门厅处40多平方米房基和门枕石等遗物。1992年,国家文物局下拨专款,抢救修复,原貌得以再现。馆内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前后穿堂三进,共十九间,前院配东西厢房,后院配有东西碑廊。

【打印本页】【关  闭】
主办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盐城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
苏ICP备09024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