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工作动态 盐城党史 盐城方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盐城方志 > 文化渊源
海盐文化在重塑底蕴丰厚的现代化“盐”城城市形象中的地位
来源: 时间: 2014-01-01 浏览次数: [ ]
 

               海盐文化在重塑底蕴丰厚的现代化“盐”城城市形象中的地位

              于 海 根

 

 

【摘 要】 盐城有着两千多年的产盐历史,聪慧勤奋的盐城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海盐文化。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遗存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璀灿的海盐文化是盐城沟通世界的桥梁。多元的海盐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是重塑名实相符的现代化“盐”城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海盐文化 城市建设 地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地位作用也日趋凸现和突出。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是物化了的文化。城市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和结晶,又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和创造者。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城市,必须立足这座城市文化之根,保护、发掘、整理、发扬光大城市的

作者简介:于海根,男,1960年6月生,江苏无锡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现为盐城市人民政府《盐城年鉴》副主编,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海盐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特聘研究员,江苏省民俗学会理事,盐城市海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地方志、年鉴编撰及理论研究,平时从事海盐文化历史、地域民俗文化、新四军历史研究,先后在国内各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历史文化。

盐城地处淮河下游的东海之滨,有着富饶的海水资源,在这块“环城皆盐场”因盐置县的广袤盐区,有着两千多年的产盐历史,盐城是“两淮盐税甲天下”的重要源区。聪慧勤奋、自强不息的盐城人“煮海为盐”,更创造了粗犷朴实、灿烂辉煌的海盐文化。散落在盐阜大地上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海盐历史文化遗存,充分证明了盐城这个地域、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就是历千年而韵存、熠熠生辉的海盐文化。盐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想搞出品位,打出特色,就应当紧紧围绕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给这座城市注入“盐”份,还“盐”于城,充分彰显海盐文化魅力,体现城市个性特色。笔者现就海盐文化在重塑历史“盐”城形象中的地位作用做些探索,以飨各位方家。

一、 丰厚的海盐文化遗存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

盐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海盐产区,位于江苏东部沿海,置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史书记载,在周朝以前,这里是一片港汊海涂,被称为“淮夷地”。战国后期,盐城一带属楚,《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东楚有海盐之饶”。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始建盐渎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改称“盐城”至今。历唐、宋、元、明、清数代千余年,这里一直是我国海盐生产历史影响最大的“两淮”盐区中心,当地产出大量的海盐,成为国家税赋的重要来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海盐文化历史进程中,盐城,在两淮甚至全国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元中叶,两淮29盐场产盐380万石,居全国产盐区之首,盐城境内13个盐场产盐290万石,占淮盐总产的76%。“两淮盐税甲天下”,盐城的产盐对全国的贡献可想而知。况且,至今的盐城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八大海盐生产基地之一。几千年的海盐生产发展历史贯穿盐城历史全过程,直接带动当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盐城作为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一点也不为过。遍及盐城各地的海盐历史文化遗存和继续发展的海盐业,已成为通过盐城了解中国海盐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海盐文化物质遗存

海盐文化物质遗存,是指海盐生产场地、工具、运销码头、器具、盐政管理官署建筑、碑刻、盐民日常生活场所、用物等,现在仍有遗迹可觅或形象可观的文物。现文物部门登记在册的海盐文化物质遗存就有860多处(件)。这些物质遗存又分为不可移动和可移动两部分。根据文物普查显示,目前盐城境内不可移动的海盐文化物质遗存主要分布在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碑刻等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属于直接生产、运销方面的遗址有新兴场唐代烧盐遗址、宋代范公堤遗址、串场河、明清大丰草堰古盐运集散地等;属于盐政管理官署遗址有汉盐渎县城故址、唐盐城监遗址、宋西溪盐仓监遗址、宋元明清历代古淮南13个盐场遗址等;与重要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相关的有宋范公祠遗址、元末盐民起义领袖吴王张士诚故里、张士诚起义处北极殿遗址、明王艮“东陶精舍”遗址等。涉及到海盐文化的古墓葬有50余处,如沿原范公堤沿线的汉代墓葬群、市区发现的唐宋时期墓葬、元末张士诚部属墓、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墓碑等。境内现存的古建筑,大都与海盐文化有关联,大量的塔、民居、桥、堰、闸等成为海盐文化又一独特的风景线。境内还有各种歌颂碑、草荡盐场界碑、盐政管理衙署告示碑以及墓志碑等各种碑刻。经过文物部门10多年的努力,盐城目前已收集到大量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可移动物质遗存,主要包括海盐生产工具、盐民生活用具、各级盐政管理衙署有关盐业产销用的文告、税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文物等。

(二)海盐文化非物质遗存

海盐文化非物质遗存,是指海盐生产的变革、运销形式的发展、管理政策的变化以及通过文字、口传等方式流传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资料、哲学思想观念、文艺作品、民俗风情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海盐文化的精神遗存更多的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存流传下来的。据历年各种文化普查资料汇编统计,全市共发现海盐文化非物质遗存资料逾1200余件。《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吴王列传》、《汉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兖州记》、《天工开物》以及明清以来各种地方志和其他史料书记载了盐城海盐生产方式变革及重要历史情况资料。这些生动的资料不仅贯穿盐城历史的全过程,同时更是全国海盐文化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地名是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化石”,如今在“环城皆盐场”的古淮盐产地上诞生的被盐卤浸泡过的大量咸地名,如以“场”、“团”、“灶”、“盘”、“锅”、“丿”、“仓”、“圩”、“滩”、“垛”、“荡”等命名的地名,就是历史的烙印,成了一道在全省乃至全国别致而有趣的独特风景。这也是海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存最为鲜活的符号。另外,明末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为代表的诗人、民间文学家创作了大量反映盐民从事海盐生产、生活的诗歌、歌谣等文学作品,形象地描述了盐民艰辛的劳动环境、困苦的生活以及盐民的心声。众多的民间传说,更多地反映出盐民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和苦中寻乐的心态。大量民谣、民谚的流传,盐业民俗的形成,均是海盐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盐民出身的明代“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哲学思想有着很深的海盐文化的烙印,其“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海盐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以上这些大量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海盐文化遗存,奠定了盐城在全国海盐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

二、璀灿的海盐文化是盐城沟通世界的桥梁

海盐文化是盐城本土文化的基本特色,贯穿盐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海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同步发展。海盐文化是世界性的行业文化,在盐城对外开放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海盐文化的本土特征

海盐文化是与特殊的海盐生产环境相联系的。盐城境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由于海浸和战乱等原因,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先民未能在此继续生活下去,因而形成了缺乏鲜明个性特征的断裂状态的浅层文化模式,这种以海盐生产和农耕、渔业的生产方式下产生的本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这些东西构成了海盐文化深层的消极因素。海盐文化内涵中积极的、占主导地位的因素还是值得赞颂的。在长期生产劳作过程中,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和超强度的生产指标,先民们练就了刚勇坚毅、奋发进取的主体意识;残酷的自然灾害和频仍的战乱匪祸,先民们练就了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团煎共煮、小规模团队协作的生产方式,先民们练就了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责任意识。这些元素构成了今天“盐城精神”的主要内核。其实,盐城倡导的城市人文精神中的“铁军精神”的精髓,也是与海盐文化内涵一脉相承的。从地理条件看,盐城应当是传说中最早开始煮海为盐的地区之一。战国秦汉以来,盐城的煮盐、晒盐生产历史是连贯的,没有中断过,它贯穿了盐城的全部历史。盐城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深深地打上了海盐的烙印,一部古代盐城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盐业发展史。因此,海盐文化成了盐城本土文化中最富基本特征的地域文化。

(二)海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海盐文化正是伴随中国文明的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相比井盐、池盐、湖盐、岩盐,海盐的生产历史最早。“世界盐业,莫先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世称盐宗,此海盐所由起”[1]。海盐与其他盐相比,生产者最艰苦,影响最广泛,历史贡献也最大,伴随发生的历史事件也最多。因而海盐也是历代统治者最为重视的一块。蓝色的海波与炽热的红色火焰凝结了洁白的食盐,编织了一幅历史悠久的海盐文化的绚丽篇章。海盐文化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最大的贡献是春秋初期齐国管仲的盐政理论。管仲“管山海”和“盐专卖”等盐政理论的创立,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居先的。民国林振翰称:“《海王》一篇,千古言盐政者祖焉”[2]。海盐文化,从煮海为盐的创始及转向天日晒制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海盐生产工艺业演变过程的文化遗产,色彩纷呈,蔚为壮观,有极其丰富的研究内容和价值。由于海盐文化的孕育,使得管仲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成为一位伟大的盐政理论家和实践家,从而得到“千古盐政之祖”的美誉。因此,海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海盐文化是世界性的行业文化

盐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凡是沿海国家和地区都有用海水生产盐的历史。海盐的生产、流通、使用、管理等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诸多影响也是必然的。同时又因各自文化起源不一样而形成特色。有的国家已有意识专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或办有专业博物馆,并以此开展文化交流,也有些国家在不自觉地利用海盐文化进行沟通。日本有座盐业博物馆,尽管规模不算太大,但他们团结了一批从事盐业史研究的专业人员,出了不少盐文化研究成果。盐城作为中国海盐文化的典型代表,海盐文化成为盐城跻身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品牌,同时也成为和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

三、多元的海盐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是重塑名实相符的现代化“盐”城的必然选择

利用海盐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盐城历史文化名城,提高盐城在全国和海外的知名度,促进全面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机遇。面对丰富的资源优势,关键是通过多种方式,彰显海盐文化特色,建设具有独特个性的丰厚文化历史底蕴的“盐”城城市形象。笔者认为,多元化的海盐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的个性特色定位于“盐”上,还“盐”于城,这样才能提高城市品味,准确城市定位,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一)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还“盐”于城,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盐城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东方湿都,水绿盐城”目标,将盐城最有特色的“盐”的概念涵盖其中,为盐城城市建设找到它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做到还“盐”于城,使海盐文化得到彰显必须尽可能使海盐文化内容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载体化,具体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保护与显现相结合。即对于尚存海盐文物的保护,与该文物的内容、重要价值的显现相结合。比如现存的海盐文化遗存盐渎县城故址,在认真界定它的保护范围,尽可能保护文物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在其界址上,设计建造如汉阙等有代表性的标志物,并刻上必要的文字说明以显示出该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其他如范公堤、串场河、古建筑等都可依此表现。

第二,改造和复原相结合。有关海盐文化重要内容的街道、铺面、民居、官署等,大都在历次城镇改造中被毁坏。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可以根据有关资料,选择重点部分地段按历史原貌进行修复,如市区东仓巷(唐宋时期盐仓)、东门闸(范公堤上仅存的三大古闸之一)、市区北闸码头(汉至明代盐城通海码头)等,同时配以适当的说明。对一些特别重要,又有较完整考古资料的历史建筑物,进行局部或部分修复,以利系统彰显盐城城市的历史演变过程,如“瓜井仙踪”,结合该处发现的汉井复原,并将盐城历代水井形式一并在此处复原,形成以“瓜井仙踪”传说与盐城水井系列特色的博物馆等。

第三,新的建设与历史相结合。新的建设主要是指一些公益性、公共性建设,如城市公园、绿化带、广场、重要路段结合处、重要标志物等。所谓与历史相结合,是在这些新建的实体中,融入海盐文化的历史内涵。比如汉初吴王濞招募民众来盐城一带开发盐业,北宋范仲淹组织民众修筑范公堤,元末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明初“洪武赶散”江南大批移民来盐城烧盐为生等重要历史事件,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与他的诗集《陋轩集》以及大量民谣、传说等都可以为具体的公共场所的新建增添具有海盐文化特色的历史内容。市有关部门已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相关的工作。如市建设局主持规划设计的沿河路景观带建设,从太平桥西侧至西环路东侧蟒蛇河南岸的沿河西路景观带,集中反映以海盐文化为主题的绿地公园;在市城西先锋岛开发过程中适当添加些海盐文化方面的城市小品;在盐马路北首三桥广场(登瀛桥、小海桥、太平桥)新建了大型标志性城市雕塑建筑物“水·绿·盐”,围绕“绿色、海水、结晶、凝聚、向心、团结”等主题,将鲜活的海盐文化符号融入了“水绿盐城”这个城市建设主题思路中。这些海盐文化内容的融入,使城市建设增添了亮丽的色调,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二)在发展旅游服务业中定“盐”题目,充分凸显海盐文化项目带动作用

盐城市总体旅游规划中,明确沿通榆线(204)国道为重点的人文景观旅游线。虽然盐城的主要历史文化资源集中于此线路之中,但由于大都景点规模小,分布散,难以形成气候,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如果将该条线路确立为海盐文化旅游题目,突出三四个重点项目的完善,可以迅速打开盐城旅游服务局面,东与弶港渔俗风情园、天然氧吧黄海森林公园、永丰生态园、世界珍稀动物麋鹿保护区、大丰港风景区、世界珍禽丹顶鹤保护区、新洋港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直接链接,西与城市西部的大纵湖、九龙口水乡人文风景旅游区相呼应,可以直接带动盐城的旅游市场。

第一,以海盐文化为主要内容,规划通榆人文景观旅游业的建设。首先通榆沿线乡镇如富安、安丰、梁垛、东台、草堰、白驹、刘庄、便仓伍佑、新兴、上冈等无一不是因海盐生产、集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形成、发展本身就是海盐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次,通榆沿线重镇主要特色市井,正是因海盐生产、集散特殊需要形成的,有海盐文化作为其背景,才能显示其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内涵;再次,通榆沿线的重点人文景观,只有以海盐文化作为依托,才能倍显其价值,引起游人的兴趣。

第二,抓好重点景点建设,带动全线发展。通榆沿线有关海盐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富安镇明代9处民居和两株千年古杏树、安丰古街(包括部分古盐运坝、码头等)、鲍氏大楼(徽商建筑)、曹氏大楼(盐商建筑)、吴嘉纪祠堂、王艮画像碑等;东台西溪的通圣桥、八字桥、梨木街、海春轩塔等;大丰草堰的古盐运集散地,夹河及其两岸有1200多米长的海盐集散中心,两岸码头林立,石板古街幽深,明代、清代、民国桥梁沟通两岸,同时又是盐民张士诚聚丁起义之地;白驹,有曾参与张士诚起义后归隐故里写出《水浒》的施耐庵祠堂遗址、纪念馆,便仓有张士诚起义部将卞元亨(枯枝牡丹园主人)跑马街、运盐码头;由盐城市区向北则有新兴场、上冈、草堰口、阜宁、东坎、陈港等。主要景点在东台安丰、西溪、大丰草堰、白驹及盐都区的便仓与盐城市区。大丰草堰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是江苏省政府2001年公布的全国唯一的省级海盐集散地文化保护区,该地区主要景区已得到良好的保护,如果得到正确的规划和开发,只需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初具规模。盐城市区在市博物馆已有《海盐文化苑》的陈列,让人较全面感受到海盐历史概况。如果在此基础上配以具有文化特色的服务业,开发海盐特色旅游产品,那必将有力地带动盐城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随着旅游业的推进,发展以海盐文化为内容的服务业。

在这方面起码有以下三点可以考虑,一是在城市规划命名中推介海盐文化内容的名称,比如在盐渎县城故址中的房地产业、服务业,要尽可能地与其悠久的历史内涵相匹配;二是针对新开办的各种沐浴、餐饮、零售服务业,推介海盐文化品牌,并可以尝试推出以海盐为内容的特色服务;三是积极指导扶持以海盐文化为主体内容的综合服务业,多元化打出品牌。

(三)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建“盐”展馆,发挥东方海盐文化中心桥头堡作用

盐城悠久的产业历史充分证明,盐城在江苏、在全国海盐产区中居于中心的位置,盐城的海盐文化是全国海盐文化的缩影。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在抓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在对外交往和对外宣传中,除了原有的“新四军红色文化”、“麋鹿丹顶鹤滩涂湿地文化”特色文化牌,目前又全力打造历史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牌。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有关部门凝聚了一批有志于海盐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成立了盐城市海盐文化研究会,在市博物馆布置了《海盐文化苑》专题展览,引起了一大批市民和中小学生的关注,一度掀起“海盐文化”热。为了把海盐文化这张牌打响,市政府非常重视筹建中国海盐博物馆的建议,经与高层接触,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江苏省政府的认同,相关手续已进入行政办事程序。目前,四川自贡有个盐业历史博物馆,他们还和四川理工大学、四川久大盐业集团联手成立了全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尽管他们也融汇了池盐、海盐、湖盐等产区的文化,但他们依托的是四川井盐文化,井盐文化是他们的主体文化。在中国东部海盐产区,天津塘沽、山东烟台、浙江岱山等地都纷纷打造海盐文化品牌,江苏省内连云港、南通、扬州、泰州也在努力发掘海盐文化资源。笔者以为,谈到海盐文化,最合适的城市就是盐城。在盐城筹建中国海盐历史博物馆,更具有科学合理性。这座城市经历了中国海盐生产发展的全过程,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时期,盐城在中国海盐业生产发展历史进程中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盐城是中国海盐生产发展历史的见证。在盐城筹建中国海盐历史博物馆,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提高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可以带动盐城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已于今年年初正式批复同意在盐城建设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文化精品工程。通过新馆的建设,可以拓展融资渠道,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参与,形成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为辅的多形式和多元化投资结构,促进企业成本与城市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城市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该馆为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的文化产业。同时,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重抓日韩,拓展欧美,接轨上海,全面发展”的战略意图,着手对日本、韩国海盐文化进行考察了解,逐步推出以海盐文化为内容的文物展览,海盐民俗风情展览、海盐烹调文化展演等活动。以此既可打开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又为通过文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作出贡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积极筹备召开以海盐文化研究为主要题目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邀请世界沿海各国以及国内海盐、池盐、井盐、湖盐文化专家学者到盐城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盐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盐城这座咸卤浸泡过的城市,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既是盐城两千多年海盐生产发展和社会沧桑变化的文化符号,更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海盐文化是盐城最富基本特征的地域文化,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同步发展,是盐城沟通世界的桥梁。在建设现代化城市过程中,要想重塑底蕴丰厚、名实相符的现代化的“盐”城,就必须充分利用海盐文化资源优势,还“盐”于城,加大城建“盐”份的融入;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找准“盐”的定位,充分凸显海盐文化项目带动作用;加快筹建中国海盐博物馆的步伐,充分运用这个平台,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运作对外文化交流,扩大盐城知名度,充分发挥东方海盐文化中心桥头堡作用。

 

【参考文献】

[1]左树珍. 中国盐政史讲义[M]. 北京:盐务学校印行,1933.

[2]林振翰. 盐政辞典[M]. 北京:商务印务馆印行,1928.

 

 

 

 

 

 

 

 

 

 

 

 

 

 

 

 

 

 

 

 

 

【打印本页】【关  闭】
主办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盐城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
苏ICP备09024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