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工作动态 盐城党史 盐城方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盐城方志 > 文化渊源
海盐文化之魂与盐城城市精神
来源: 时间: 2014-01-01 浏览次数: [ ]


  盐城市海盐文化研究会 于海根

  (2012年5月17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海盐文化之魂与盐城城市精神》。盐城,是咱们共和国版图上唯一的以“盐”直呼其名的城市。经过两千多年的海水浸润,盐城境内鲜活的“咸”地名、独特的盐民俗成为沿海一带挥之不散、抹之不去的城市记忆和文化符号,以淮剧和杂技为代表的别样的民间文艺以及幽默谐趣的民间歇后语和谜语,充满了海边的生活味道。这些咸卤浸泡过的地域文化符号彰显了海盐文化的积淀,展示了海盐文化的渗透和传承的魅力,同时也充分反映出了我们的城市之魂、城市之根就是海盐文化。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城市应该有、也必须有一个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品位的标志,更是一个城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凝聚起来的精气神所在。城市要建设,城市要发展,都必须要有一种精神作支柱。

  盐城市委、市政府早在2003年初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盐城精神”。这十六字的盐城精神,高瞻凝练,内涵丰富,既包含着盐城人所具备的传统美德,又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我认为“盐城精神”这高度概括的四句话,与海盐文化是有传承关系的。盐城精神的精髓均是传承于海盐文化的灵魂。

  盐城的海盐文化既不同于长江两岸的吴越文化和江海文化,也有别于北方的楚汉文化和齐鲁文化,她具有海盐“苦”、“咸”所致的“爽”的特点,还具有海盐调味“和”的特征。从本土文化角度说,海盐文化有其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这是与特殊的海盐生产环境相联系的。历史上盐阜一带因黄河变迁北移山东,海潮顶托,海啸频繁,淮河流域水旱灾害不断,加之兵荒马乱,盐业、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商品经济意识也受到严重阻滞。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纷争,致使这里的灶民百姓常常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大海潮退后,盐民们再度回到盐滩上,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如此的周而复始,使苏北特别是沿海地区形成了缺乏鲜明个性特征的断裂状态的浅层文化模式。这种以海盐生产和农耕渔业生产方式下产生的本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盐城历史上尽管经历了多次的移民迁徙,但一直未能构成具有先导性和集优性特征的移民文化。因为移民文化的产生,依赖于移民社会。盐阜一带构成复杂的移民大多是被动性移民,即为形势和环境所迫。早期的海边盐民是当着人犯充军发配的,具有惩罚性;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零星移民是因逃避北方战祸,具有盲目性;明初“洪武赶散”江南移民规模较大,但也比较分散,不具集中性;民国初期废灶兴垦,通、启、海棉农大量移民,处于弱势的“海门蛮子”文化很快被本土文化同化。盐城这里未形成移民文化,也说明了海盐文化本土封闭和保守的重要原因,这是海盐文化中消极的一面。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海盐文化主流的积极的一面。海盐文化给今天的盐城人民传承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其中的精髓内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艰苦奋斗、负重奋进的创业精神

  古代人们要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从事盐业生产,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当然,广大盐民的这种高贵精神并不是自觉的,而是逼出来的。因为,广大盐民是身不由己,从宋代起盐民户口就被纳入专籍管理,世代相传,不得改行,就是说盐民世世代代只能煮盐,不得从事其他行业。所以说盐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业是逼上梁山。当然,广大的盐民为了生存,也就只有认命了。灶民生产生活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终日在旷野下劳作,一遇潮灾,无处藏身,生命安全没有保障。长期独特的生产方式和恶劣的生存环境,锤炼了先民们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盐民们只有负重奋进,埋头苦干,才能战胜面对的所有困难。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到当代,对于盐城人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目标,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好中求快、跨越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态势,面对苏南快速发展、周边地区你追我赶带来的新压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坚持艰苦奋斗,就要牢固树立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只有耐得住辛苦,守得住清贫,才能肩负得起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坚持艰苦奋斗,就要牢固树立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有解放思想,迎难而上,负重奋进,艰苦奋斗,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坚持艰苦奋斗,就要弘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形成层层级级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

  (二)刚勇坚毅、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地跨两淮的境内盐区,盐民饱受飓风海潮侵袭,因为沿海没有防潮的海堤,海啸随时都有将人吞没的危险。他们为了保命,就在滩涂上选择高地修筑潮墩,俗称“救命墩”,遇有大潮海啸,盐民们就一家老小搬上救命墩,他们就是这样在拼搏中求生存。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盐业也是百业中最苦的行业。清代盐民诗人吴嘉纪在他的《绝句》诗中,一针见血地写道:“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非常形象、非常深刻地反映了盐民在生产时的艰辛。盐民同时还要忍受盐官的压迫,盐商的盘剥以及灶头、亭主的欺诈,苦不堪言。面对灾害,盐民们不畏风险,锲而不舍,整理冲散的家园,重新创业。面对无情的盐吏和贪婪的官商灶头,为了真取生存的权利,盐民们炼就了刚勇坚毅、百折不挠、敢于冒风险,敢于抗争的斗争精神。根据史料记载,盐阜地区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多次盐(农)民起义。南宋末年的盐城卞整起义,元朝末年的草堰盐民张士诚起义,清朝道光末年的南十灶秀才徐凤田为灶民鸣冤死于狱中的壮举,民国初年新兴场北七灶盐民罢灶的斗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威震江浙大地的元末盐民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近代新四军铁蹄东进盐阜平原,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无不与这里的人民不屈不挠,刚勇果敢、斗争意志坚定相关联。

  今天,我们盐城人民感到自豪的,一直也在宣传的新四军“铁军精神”,这种坚韧不屈的品质,勇于抗争、敢于担当的精神,其实都是传承于海盐文化的精髓,她集中体现了盐城人民的脊梁。今天的盐城已经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时代在前进,事业要发展,新时期的盐城人民更需要大力发掘坚韧不屈的品性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勇立潮头,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坚定跨越发展信心,咬定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盐城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三)团结协作、共同拼搏的团队精神

  宋、元朝代直到明清时期,官府衙门为了控制盐税源泉,严防私煮,在制作煮盐工具时,故意将盘铁铸成大而厚重、且分成数块甚至十几块不规则的式样,分别保管在盐民各家,一旦得令开煎,需要将各家数角盘铁聚集合成,“聚团共煎”。盘铁厚大,每举火一次,通常需要连续十几天,数灶轮流操作,盐民轮番煎煮,每个灶台息人不息灶,这就是“团煎共煮”。“团灶”是明代灶户组织的基础,“团”,作为盐区生产组织,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各场灶户,领受盘铁,聚团煎烧,不许离越出外私煎”。当年的草堰场,从五十里河北段到斗龙港东岸,共设东、西、南、北四个团,拥有盐灶40座,其中南团就有20座。盐城市境内以“团”为地名的,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比较多,如戚家团、南团、西团、新团、北团、卞团等。这些咸地名是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化石”,也是地域文化中最为鲜活的符号。在煎盐过程中,盐民们分工不分家,协作靠大家,非常注重团结配合、协作支持的团队精神。

  新时期的“盐城精神”,从海盐文化的精髓中传承了这种团结拼搏的精神。团结拼搏是盐城精神的内在要求,只有团结拼搏,才能开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盐城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今天这样的好势头,靠的就是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拼搏;盐城辉煌的明天更要靠上下左右齐心合力,方方面面凝心聚力。我们的古人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还那么注重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精神,今天的盐城,围绕改革稳定发展这个大局,就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凝心聚力求发展,同舟共济干事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拼搏,才能胜利。

  (四)勇于创业、敢为争先的进取精神

  盐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海盐生产历史进程中,在两淮甚至在全国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汉代,盐城有盐亭123所,“环城皆盐场”在唐朝,境内海陵、盐城二监每年煮盐百余万石,列全国产盐地之首。元朝中期,两淮盐场产盐380万石,居全国之首,境内13场产盐290万石,占淮盐总产的76%。“两淮盐税甲天下”,境内盐场对全国的贡献可想而知。正是由于盐城历代盐民有着一种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有着“勇于创大业、敢为天下先”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古代盐城的产盐规模、产量、盐税交纳等方面都成为两淮甚至全国领军的突出地位。盐业生产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产业,除以手工操作外,其生产工艺和生产工具也都很落后,除了官方配发的煮盐工具外,许多生产工具都是盐民自己土法上马制作的东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制盐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制盐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都是广大盐民在生产实践中模索出来的,起初是直煎海水煮盐,也就是“煮海为盐”,后来发展到晒灰淋卤煎盐,再后来又从“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的草煎盐发展成吸纳海水池滩晒盐。这是制盐工艺不断创新的一次飞跃。这种生产方式不耗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省工又省本,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功劳应当归功于广大的盐民大众,是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创造出来的。

  清代末期,苏北淮南盐区由于海势东移,卤气渐淡,加之荡地早已私垦熟田,一度称雄全国盐产老大的淮盐生产萎缩不前,淮南煎盐定额还需新成立的淮北济南盐场接济。到了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兴起后,轻纺工业的原料棉花资源十分短缺。张謇看到日渐秃废的淮南盐场是个适合植棉的基地,遂省倡在淮南盐区废灶兴垦,种植棉粮。他本人带头邀约亲友购地圈田,兴办盐垦公司。短短几年间,在北起陈家港,南至长江口的沿海灶区,陆续成立了77家盐垦(垦植)公司,投资总额达两千余万元,占地近500万亩,盐城境内就多达63家,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一股废灶兴垦狂潮。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各公司将盐区建成了生产、商贸、生活、文化、科技等设施较全的苏北棉区,为后人开发沿海经济打下了基础。难怪今天的人们还尊称张謇是“兴垦开发事业的先驱者”。广大盐民由盐转垦,重新找到了生活出路。他们是名符其实的盐垦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去年年底,在中央电视台cctv-10《地理中国》栏目组拍摄的《以盐为城》专题片中接受央视媒体采访时,谈到沿海开发,我说过,江苏的也好,盐城的也好,沿海开发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事情,它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共同努力的渐进过程。盐城的古近代经济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步轰轰烈烈的沿海开发史。今年是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第三年,盐城已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进位争先意识比以往任何时侯都要更为强烈,进位争先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更为迫切,进位争先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更为激烈。盐城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上求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把进位争先的意识确定得更强,把进位争先的氛围搞得更浓,把进位争先的措施抓的更实。

  境内历代盐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创新创业;团煎配合,团结拼搏;积极进取,敢为人先。先民们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没有因为东海的潮起潮落而消蚀,岁月的蹉跎而退隐,而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精华,更是传承给今天盐城814万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盐城人民倡导的“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盐城精神,其实就是历代盐民优秀品质的精髓在新时期的再现。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打印本页】【关  闭】
主办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盐城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
苏ICP备09024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