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工作动态 盐城党史 盐城方志
当前位置: 首页 > 盐城方志 > 志鉴论坛
盐城海盐文化的守望者----记盐城市政协委员、市地域文化研究专家于海根
来源: 时间: 2017-04-01 浏览次数: [ ]
 

盐城是全国唯一以“盐”直接命名的地级城市,至今这里的地名当中仍保存有“场”、“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因此,盐城的海盐文化特色明显,资源丰富。

   于海根在介绍有关海盐史料

2008年11月18日,全国唯一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建成开馆。2014年12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公布,“盐城海盐”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自“盐城海盐晒制技艺”入选江苏省非遗项目后,海盐文化挖掘、宣传、推广的又一新成果。

盐城市政协委员、中国海盐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处长于海根,是这方面基础性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海盐文化宣传的重要“推手”之一。日前,盐城相关媒体记者专程采访了他,听他讲述有关参与盐城海盐文化成果挖掘、整理、宣传、保护的一些“动人”故事。

盐业志稿编完,人瘦被戏称“鱼干子”

每年的“5·18”海盐文化节前后,于海根都很忙。一次与东方生活报记者偶遇后,多次相约采访,他都在从事与海盐文化相关的市内外活动,直到最近才采访到。

老于当过兵,在北京军区部队服役时,做过班长、文书,当过司务长、宣传干事,之后考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这为他今后的地方历史文化挖掘、研究打下了基础。1986年调入盐城军分区工作,担任军志办主任、《军事志》主编后,与盐城地方志、地方文化结下了近30年的不解之缘。1988年,他从盐城军分区转业到市地方志办公室从事专职修志工作,并由他负责编纂《盐城市志·盐业志》,从此,卤海盐花中多了一个痴情的守望者。

“编史修志,不同于写其他文章和书籍,所有内容必须有史实或资料作为支撑,也就是写出来的东西有可信的出处、来源,我们敬畏历史,要对后人负责。”于海根说,编入志书的内容,将来可能会有人拿这些资料作为“史料来引用”,因此,广泛征集核实史料、物证等,成为他编写《盐业志》的重要工作。

奉命接手这项任务时,于海根对许多“旧志”加以阅读、研究,翻阅大量的盐业史、经济史、地方史志,并做资料卡片,如《两淮盐法志》他看了多遍。他手上没有多少可以采用的材料,有些材料即使有,因为其“出处不硬”,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或寻找更多史料、史实加以佐证,才能采用其文中的说法。当时,都是用笔写,写好交给打字社,他经常写稿、查阅资料到夜间两、三点钟。1989年,8万字书稿完成之时,他原来体重130多斤,还有108斤。“人是又黑又瘦,像是病了一场,但精神还很好。因为姓于,领导戏称‘鱼干子’,并且号召办公室同事学习这种‘鱼干子精神’。”他笑着说。

跋涉海边抓资料,饱尝酸甜苦辣咸

首轮修志期间,为了搜集翔实的史料,他跑到盐城海边各盐业企业调研,召开老盐民、盐工座谈会,征集文字、实物、口碑、图片资料,还奔赴各个县(市、区)以及南京、南通、连云港、扬州等地,风里来、雨里去,交通难、吃住难。当时年轻,人家有时还不配合,找各种借口搪塞,不提供资料,“艰难困苦”的故事说起来很多。

1988年夏天,于海根先后到灌东、新滩、射阳、大丰、响水等盐场去调研、寻觅资料。有一次,他坐公共汽车到一家盐场去,汽车坐了4个小时,还要头顶烈日坐摩托车(即现在说的“摩的”)近2个小时,虽然当时年轻,但一天坐下来,腰痛浑身累。到了那家盐场,还没到办公室已是傍晚7点多钟,估计人家早已经下班。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广人稀,只能跑到一户渔民家,向人家借宿、求代伙食。夏天的炎热、海边空气、简陋的住宿,虽然让他极不适应,但也只能将就着“坚持”。

第二天到了场部,提出要征集这家盐场建设、生产、经营资料,企业负责人称“这是企业机密”,不对外提供。他辛苦跑了一天多,“没看到一个字,没拿到一张纸”。

事情虽然过去二十多年,老于至今想起来,还有点难以释怀。后来省盐务局要求各盐场编纂《盐业志》,这家盐场来求老于指导时,被老于顺带“教训”了一番,“出了气”以后还是协助他们将材料补充完善起来。

“以盐为城”觅“盘铁”,央视专访报盐城

进入21世纪之初,随着盐城的红色文化挖掘、宣传的深入,市里为了进一步提升盐城形象,提出了挖掘海盐文化资源,并进行宣传。但当时,这方面还没有系统理论、完善的组织机构,领导要求,先找找盐城海盐文化有哪些资源、亮点,先拿出一个汇报提纲出来,这个初稿任务的具体操作最终落实到于海根头上。

接到领导安排,当时的“小于”不敢怠慢,立即着手整理材料,编写深度挖掘海盐文化提纲。经过连续20多天的突击整理、挖掘,他拿出了近2万字的“海盐文化与盐城”的专题汇报材料,从海盐文化的起源、经过、发展,及宣传海盐文化、提炼盐城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海盐文化是盐城人传统精神之魂,是盐城城市文化之根。

市领导听过他的汇报后,对海盐文化的丰富内涵非常惊讶,认为深入挖掘宣传,对提升盐城文化品位、文化形象,有重大意义。于是,着手安排有关部门专门研讨,成立研究会,定期进行文化研讨。随后又进行了多次海盐文化资料、实物展览,举办“银宝杯”海盐文化知识电视大奖赛,组织专家进校园、进企业,宣传海盐文化,不断丰富海盐文化史料,搜集、挖掘相关的海盐文物。

1991年,于海根到大丰考察、搜集海盐文化方面的史料、文物。他在大丰西团棉花收购站附近河边的码头上,发现一块断裂开了的石板,老于看到后,眼睛一亮,细看上面还有文字,躺在那里已经若干年没人重视过,但他觉得这东西有“大名堂”。这是一块清代道光年间的石碑,为时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曾国荃(曾国藩胞弟),为了保护淮南盐商利益免受当地骚扰而专门刻碑谨记的。为了保护这块碑刻文物,于海根四下西团,三进大丰盐务局,通过沟通、协调,终将此碑运作进盐务局大楼保护起来。

同时期,老于还在大丰发现了一块古代熬盐工具——盘铁。后经多方考证,并且请教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宋史研究专家郭正忠,确认这是宋元时期官府用于控制海盐熬制用的盘铁,这是在两淮盐区境内继南通之后又一次发现这种古代制盐工具。盘铁的发现,是盐城海盐文化的重要实物证据,极具历史文物价值。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地理·中国”栏目,为此专程来盐进行采访、录制,在该栏目专题播放盐城海盐文化方面的内容24分钟,社会反响很大。

近年来,面对如火如荼的沿海大开发,海盐生产急剧萎缩。境内连续2100多年的传统海盐生产历史将在盐阜大地上终止。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老于四进新滩灌东盐区和沿海,走访相关部门和单位,调研寻找破解难题。为此上提案、写报告,恳请市委、市政府在沿海大开发进程中,顶层设计,及时调整政府规划方案;开发有序,着力保障优质区位盐田;放眼未来,倾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市政府一定要设置保留海盐生产基地的“红线”,留住盐城文化历史的“根脉”,留住我们城市的“咸愁”!

可喜的是,于海根的疾呼已经引起高层重视和关注。多年来,他在海盐文化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因此他被聘为中国海盐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又先后被驻盐高校聘为客座教授。近年来,他作为盐城市城市历史文化顾问、市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参与了大市区许多文化工程的设计、评估和策划,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发挥着文化学者的潜能。

【打印本页】【关  闭】
主办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盐城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
苏ICP备09024546号